3月11日,央行发布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。2月份,人民币贷款增加1.23万亿元,同比少增1258亿元。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,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,同比少增5948亿。广义货币(M2)同比增速回落0.6个百分点至9.2%。普遍低于市场预期。
市场人士预计,由于社融、新增信贷数据不及预期,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,市场对人民银行进一步降准、降息预期有所升温。目前国内需求复苏偏弱,经济面临的压力仍较大,人民银行适度动用利率工具与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可能性上升。
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
2月份,人民币贷款增加1.23万亿元,同比少增1258亿元。分部门看,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,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;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1.24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4111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。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2月新增贷款环比季节性回落,总量表现不及预期,表明近期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尚未充分传达至贷款端。受春节假期影响,2月贷款环比少增符合季节性规律,同比少增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有关,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1月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取得“开门红”后,项目储备消耗较大,导致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后劲不足。
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,2月新增信贷数据表现较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。一是季节性原因,2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;二是在疫情影响下,居民信贷需求仍然较弱;三是目前房地产行业仍处在筑底过程中,体现为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所不足。
从结构来看,企业贷款方面,票据和短贷冲量现象突出,这与春节后票据利率大幅走低反映出的票据市场供需状态相一致。2月居民贷款延续同比少增。其中,近期国内疫情多地散发,春节期间防控收紧,对居民消费形成制约,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成交仍较为低迷,高频数据显示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跌27%。
“2月居民贷款数据显示,接